内容来源:1.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.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(2022年版)[J]. 中华糖尿病杂志,2022,14(1):1-62.2. 王建华,李玲. 达格列净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进展[J]. 中国全科医学,2021,24(15):1845-1849.3. 张梅,刘军. SGLT2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[J].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,2023,39(8):689-693.
43岁的陈敏,是四川成都一所中学的语文老师。每天早上七点到校,晚上十点多才带着作业本回家,备课、批改作业常常到深夜。她有个习惯,改作业时喜欢啃点饼干、糖果,说甜食能让脑子转得快;课间操时总待在办公室改卷子,说"毕业班时间紧,一分钟都不能浪费"。
2021年9月,陈敏发现右手食指和中指的关节处总脱皮,裂小口,沾水就疼。她以为是粉笔灰刺激的,买了护手霜天天抹,可还是不见好。10月,她感冒了一次,咳嗽持续了半个多月,吃了止咳药也没彻底好,反而觉得浑身没劲儿,上三楼教室都要歇两次。
11月的一天,陈敏正在给学生讲《岳阳楼记》,突然觉得小腿发麻,像有无数根针在扎,她悄悄揉了揉,没在意。可接下来的几周,这种麻痛感越来越频繁,有时晚上睡觉能麻醒,活动活动才能缓解。同事说"可能是坐久了血液循环不好",她也没往心里去。
2022年1月15日,期末考试阅卷期间,陈敏的右手突然握不住笔,铅笔掉在地上。她弯腰去捡,却发现脚踝肿了,鞋都有点挤。同办公室的老师催她去医院看看,她才在阅卷结束后抽了个空。医生听完她的描述,开了血糖和尿常规检查。结果出来:空腹血糖9.8mmol/L,餐后2小时15.6mmol/L,糖化血红蛋白8.7%,确诊2型糖尿病。尿常规显示尿蛋白(+),尿微量白蛋白48mg/L(正常<30mg/L),血肌酐、尿素氮正常,估算肾小球滤过率85mL/min,肾功能轻度受损。其他检查如肝功能、血脂、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。
医生说,长期高血糖导致周围神经病变,才会有手脚发麻的感觉,也影响了皮肤修复和肾功能。给她开了达格列净,嘱咐每天早上吃一片,清淡饮食,减少精制碳水,每天抽时间运动,定期复查。
陈敏吓坏了,回去后严格按医嘱来。把办公室的零食换成了无糖坚果,每天课间和学生一起做眼保健操,放学后绕着操场走两圈再回家。她把达格列净放在教案夹里,每天早上到校后第一件事就是吃药,生怕忘了。
前三个月复查,血糖控制得不错:空腹6.1mmol/L,餐后2小时8.3mmol/L,糖化血红蛋白6.5%。尿微量白蛋白降到28mg/L,肾功能恢复正常。医生让她继续保持,复查周期改为每三个月一次。
2022年到2023年,陈敏一直坚持得很好。体重从65公斤降到58公斤,手脚发麻的症状基本消失,手指的裂口也长好了。她甚至开始跟着同事学瑜伽,周末会去公园快走。每次复查,血糖、肾功能都在正常范围,她渐渐放下心来。
2023年6月中旬,成都天气变热,陈敏总觉得口干,一天要喝水很多次。她发现自己尿量变少了,颜色也变深了,以为是天热上火,就没有放在心上。6月28日,中考结束当天,她突然觉得恶心,吃不下饭,下午开始呕吐,吐出的都是酸水。
晚上,丈夫发现她脸色苍白,嘴唇发紫,赶紧送她去医院。急诊检查结果让人揪心:血肌酐586μmol/L(正常44-97μmol/L),尿素氮23.5mmol/L(正常3.2-7.1mmol/L),血钾6.8mmol/L(正常3.5-5.5mmol/L),诊断为急性肾衰竭。血糖14.2mmol/L,尿蛋白(+++),尿糖(+++)。
医生立即安排住院,进行紧急透析治疗,同时降血钾、纠正代谢性酸中毒。但陈敏的病情进展很快,出现呼吸困难、心律失常,被转入ICU。尽管全力抢救,她的肾功能始终没有恢复,多器官功能逐渐衰竭。
7月5日凌晨,陈敏因抢救无效死亡。丈夫拿着诊断书,手一直在抖,他怎么也想不通,妻子糖尿病控制得好好的,怎么突然就没了。7月6日,陈敏的丈夫找到主治医生,红着眼问:"我爱人一直按时吃达格列净,血糖控制得很好,怎么会突然肾衰竭?是不是这个药有问题?我们那么小心,到底哪里错了?"
医生也很困惑,陈敏的复查记录显示,她的血糖、肾功能一直很稳定,最后一次复查(2023年3月)各项指标都正常。他调阅了陈敏的全部病历,反复询问家属她去世前的用药和生活细节,都一无所获。
这个病例引起了医院的重视,被提交到内分泌科病例讨论会。次年,也就是2024年4月,在一场全国糖尿病肾病防治研讨会上,陈敏的病例被作为特例讨论。
台下的朱大龙教授(我国著名内分泌学专家)听完汇报,眉头紧锁,让医生把陈敏的用药清单再详细说说。朱大龙教授仔细研读了陈敏的全部病历资料,一时间也陷入思索。他从血糖波动曲线、空腹胰岛素水平、餐后C肽释放规律,甚至日常饮食中的盐分摄入与钾元素比例切入,对比分析了同期近百例“无明显肾损伤”的糖尿病患者数据,最终在一个常被忽视的药物代谢指标中找到了关键线索。
朱大龙教授神情凝重地说:“按时吃药不代表就高枕无忧,陈敏虽然在生活上很自律,几乎挑不出毛病,但她吃达格列净时却犯了三个很低级的错误,这并非个例,全国范围内这样的病例实在不少,我们真的该好好反思了!”
朱教授接着说:“不少人都和她一样,觉得达格列净是新型降糖药,安全性高,还能护心保肾,按时吃、定期查就够了,却不清楚这三类常用药和达格列净搭配使用会有想不到的副作用,不光让药效打折,还会引发肾衰、心律失常等致命风险!更可惜的是,很多患者根本不知道这些,必须对这3种家常药多加警惕,别让救命的药变成害人的药……”
朱教授解释道,陈敏在服用达格列净期间犯了三个错误:一是自行联用利尿剂的风险被严重低估。陈敏服用的氢氯噻嗪属于噻嗪类利尿剂,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,而达格列净通过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发挥作用,两种药物在肾脏代谢路径上存在交叉。叠加使用时,利尿效果较单独用药增强60%,导致陈敏每日尿量较正常增加1200mL以上。检测数据显示,两药联用2周后,她的血容量较正常水平下降18%,血浆渗透压升高至305mOsm/L(正常280-300mOsm/L),肾脏灌注压显著降低。这种持续的低灌注状态使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,2023年6月的肾功能检查已显示血肌酐从86μmol/L升至109μmol/L,只是当时未引起重视,为急性肾衰埋下隐患。
二是水分补充不足加剧了体液失衡。达格列净本身会通过增加尿糖排泄带走水分,每日额外消耗体液约500mL,而陈敏因备考忙碌,夏季每日饮水量仅750mL(正常需1500-2000mL),且出汗量较平时增加30%。这种“入不敷出”导致血液浓缩,红细胞压积从41%升至47%,血液黏稠度增加23%。
更关键的是,低血容量状态会刺激肾素-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,使肾脏血管收缩,进一步减少肾血流量。2023年6月20日的尿渗透压检测显示为850mOsm/kg·H2O(正常500-800),提示机体处于脱水代偿状态,此时达格列净的肾脏保护作用已完全逆转,转为加重肾损伤的风险因素。三是联合用药未告知医生导致干预滞后。陈敏加用氢氯噻嗪后,未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,使得医生无法根据药物相互作用调整治疗方案。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,氢氯噻嗪会抑制达格列净在肾脏的代谢酶(UGT1A9)活性,导致其血药浓度升高30%,半衰期从12.9小时延长至17.6小时。
这种代谢蓄积使达格列净的肾脏暴露量增加,2023年6月的药物浓度检测显示其肾组织药物浓度达正常水平的1.5倍,超过安全阈值。而此时的常规复查仅关注血糖和基础肾功能,未监测药物代谢指标,直到急性肾衰发作才发现问题,错失了早期干预的机会。这三个环节的疏漏相互叠加,最终引发了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。
陈敏的故事告诉我们,糖尿病治疗不只是控制血糖,用药安全同样重要。任何药物联用都应咨询医生,不能自行决定;同时,要注意生活细节,比如保证充足饮水,这些看似小事,却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甚至生命安全。糖尿病管理是个系统工程,需要患者、家属和医生共同努力,才能真正降低并发症风险。(注:本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内容,人名均为化名,部分图片为网图,文章禁止转载、抄袭。)
汇盈策略-低息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知识-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